2020全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突破3亿,随着越来越多的上班族选择电动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,电动自行车充电问题也越来越多,电瓶车楼道充电、私拉乱接充电等乱象众多,充电安全隐患多。
2018年以来,国务院安委办、应急管理部、公安部及全国300多个地市先后针对电动车充电出台治理通知,禁止电动车上楼充电,同时要求有条件的住宅小区、楼院需安装具备“自动断电、故障报警”等功能的智能充电桩。
小区配备电瓶车充电桩具有以下几点优势:
1、市场主流的智能充电站,拥有充满自停、拔断自停、电流检测、过载保护、故障检测等众多“硬核”安全保障功能,能有效地减少和杜绝充电安全事故,并且能减少各种私拉电线等乱象。
2、集中充电,方便管理,减少电瓶车楼道停放、楼梯口接线充电问题,集中车库、车棚充电,有序停放,提升小区品质。
3、用户充电过程中,能通过手机实时查看充电状态,充满自动断电提醒,远程续费充电,方便用户。充电桩支持投币、刷卡、扫码一体,极大方便不同年龄群体用户,老年人可以投币刷卡充电、年轻人可以微信支付宝扫码充电。同时无论是否有信号的场所如地下车库,都能有效充电。
电瓶车安全充电是关乎每个电瓶车用户的大事,电瓶车充电桩的出现,也是顺应市场需求,同时也是政策之导向,现阶段小区使用电瓶车充电桩也是常态,今后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小区开始标配智能充电桩。
虽然很多小区开始安装使用智能充电桩了,但是也存在以下问题:
1、部分小区充电桩充电供不应求,部分小区充电桩形同虚设。
2、有些充电桩安装地下车库,犹豫信号比较弱,刷卡或者手机扫码根本不能给手机充电。
3、不少充电桩附件充电位被限制不充电的车辆占用,想充电的车主却挤不进去。
针对以上问题,小编认为要想真正解决电动车充电问题,首先是各地政府监管单位,需要加强对电瓶车充电问题的重视,从而下行督促小区物业加强安全知识宣传,增加相关产业配套。
同时电瓶车充电桩厂家需要提升社会责任感,从产品的研发、生产、到实地投放,真正做到充电桩解决电瓶车安全充电问题,和小区物业共同为业主营造良好的社区安全充电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