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增610个非机动车充电桩,闵行这个小区的电瓶车有了自己的“家”!

企业新闻 2021-08-31 14:57:18

​​今年5月1日起,《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》正式实施,禁止电动自行车在楼道充电等行为。不能在楼道充电、现有集中充电桩又不能满足需求,这给社区治理出了一道考题。今天,跟随小编的步伐,去看看虹梅景苑第一居民区是怎么破题的!

虹梅景苑第一居民区现有居民1840户,小区居民一直存在电动车充电难、停车难的问题,不少居民私拉乱接电线给电动车充电,甚至在车棚内堆放破旧家具、纸板等易燃物品,安全隐患较为突出。

这次通过非机动车棚改造,新增了610个非机动车充电桩,居民非机动车充电再也不用躲在楼道里,而是有了“安心家”。

新增610个非机动车充电桩,闵行这个小区的电瓶车有了自己的“家”!

改造前

新增610个非机动车充电桩,闵行这个小区的电瓶车有了自己的“家”!

改造后

四位一体 协同推进

今年5月虹梅景苑第一居民区非机动车棚改造工作正式开始,居民区党支部先后三次召开“四位一体”联席会议,协同业委会、物业公司、居民代表等共同商议,收集居民诉求意见等程序后,经过实地查看、测量、规划,确定了非机动车棚改造方案,并完成社区业主对改造非机动车棚的意见征询工作,对30个非机动车棚进行改造升级。

新增610个非机动车充电桩,闵行这个小区的电瓶车有了自己的“家”!

历时2个多月,在居民区党支部、业委会、物业公司和居民代表的共同努力下,清空原老旧车棚内的杂物,将地面重新硬化,并在原有单面车棚的基础上改造成双面,不仅新增了610个非机动车充电桩,还解决了小区居民自行车、电动车停放和充电难题,预计8月底将投入使用。

升级后的车棚配备智能充电桩、实时监控等智能化设施,帮助小区居民提高了电动车停放和充电的便利性。

不光建好 还要管好

虹梅景苑第一居民区通过横幅、宣传栏、电子屏、微信平台、温馨提示等方式加强对《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》和非机动车棚充电桩的宣传力度。社区定期组织平安志愿者、物业、业委会开展非机动车违规停放、充电专项整治工作,引导居民投币或支付宝微信扫二维码支付使用,将电动车停入非机动车棚。

新增610个非机动车充电桩,闵行这个小区的电瓶车有了自己的“家”!

现在不少居民表示:过去车棚内杂物乱堆,车辆乱停,现在车棚内不仅整洁,而且还能帮助居民解决了电动车停放和充电难题,也让社区居民有了一个干净、舒适、祥和的停车环境。

虹梅景苑第一居民区非机动车棚改造后焕然一新,这只是社区非机动车棚智能化提升的一个小小缩影。下一步,虹梅景苑第一居民区还将继续统筹规划,将改造后的非机动车棚纳入物业公司统一管理,将工作做实做细,形成规范化、便利化的停车新空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