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们单元天天都有人在楼道口拉线给电动车充电,每天经过让人胆战心惊的,生怕随时会发生爆炸。”2月22日,家住贺兰县塞上名居小区的闫先生致电新消息报新闻热线0951-6024110反映,小区内经常有人“飞线”充电,他所在单元情况尤其严重,为此他多次给物业公司反映,但没有任何改观,希望能借助本报解决此事。
闫先生告诉记者,他住在塞上名居48号楼3单元,邻居中有几位是做生意的,每天单元门口都停着这几位邻居的四五辆电动车,他们经常会从楼上“飞线”下来给电动车充电,这些电动车就停放在单元门口,不仅给大家出行带来不便,还带来安全隐患。“我经常看新闻,知道前几年吴忠的电动车爆炸事故有多吓人,所以已经多次给物业公司反映,但这个问题还是没解决。”闫先生说。
23日,记者多次走进该小区,看到49号楼、16号楼、25号楼等多栋楼有“飞线”充电情况。其中,充两轮电动车的有两家,还有给体积较大的早餐车和电动三轮车充电的。在闫先生居住的48号楼3单元门口,停着大大小小5辆电动车,虽然没有充电,但可以看到从楼上悬下的电线。记者采访时,一位抱着孙子的女士恰好从楼里出来,她和闫先生一样,对家门口的安全隐患表示非常担忧。
该小区有多个车棚,每个车棚都配备了充电桩,且对停放区域做了明确划分,有自行车区、两轮电动车充电区、三轮电动车充电区。尽管如此,仍然可见电线从不同楼层窗户悬空放出,有几家“飞线”充电的地方离车棚甚至不到20米,远一点的也就100多米。居民为何喜欢“飞线”充电?记者敲开两户人家的门,其中一位表示自己不会操作充电桩怕麻烦,另一位则表示自己家在二楼,拉线比较方便,且自己充电比充电桩要便宜。
负责该小区物业的宁夏忠鑫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经理杨继成介绍,小区共有7个车棚,前几年都承包给了私人,给电动车充一次电得花好几元,所以居民多有抱怨。去年11月,小区所在的沙渠村村委会将所有车棚收回,为车棚设置了门禁卡,安装了充电桩。充电桩根据电动车功率和充电时长收费。截至目前,已经有80%的电动车车主将车停在车棚里,并在车棚充电,但有少数业主不配合,仍然采用“飞线”充电的方法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物业公司想了很多办法,每月清理一次,每周小查两次。“你说的这几家都是老顽固了,每次把他们的线剪了或者是车收了都要跑来闹,让写个保证书把车领走,过几天又是这样。”杨继成说,作为物业公司,他们也很苦恼,因为没有执法权。
记者又联系了贺兰县综合执法局投诉科,工作人员表示小区院内不归他们管,应该找物业办。贺兰县物业办则表示,塞上名居是拆迁安置小区,应该由习岗镇街道办负责,其他小区的类似线索他们接到后会让物业公司上门沟通、劝阻,多次劝阻不成的建议联系派出所。“我们没有处罚权。”工作人员说。